聖彼得大教堂攻頂是我整個梵諦岡聖城之旅最期待的旅程,排隊過程很離奇,但是發生的一切都如奇蹟般幸運,經典震撼的景觀實在太令人記憶深刻,絕對是來梵蒂岡必須安排的一件事!
聖彼得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
聖伯多祿大殿 St. Peter’s Basilica
- 網站: http://vatican.va/san_pietro/
- 位置: Piazza San Pietro 00120 Città del Vaticano (map)
- 攻頂票價: 走路5歐 / 電梯7歐
- 攻頂開放時間: 4-9月 8:00-17:00 / 10-3月 8:00-16:00
- 遊完日期: 2013/5/2
續上篇 梵蒂岡博物館 & 西斯汀禮拜堂 的洗禮,一出來就看到誇張的人龍 (教堂正面右方的通道上排隊),這些原來都是要去教堂穹頂的,都來了怎麼可能錯過就跟著排啦!
排隊隊伍被西斯汀禮拜堂出來的遊客給截斷,當下我們也沒注意就是順著前方的人排,出來才看到截斷處多了管制,所以其實根本排錯地方莫名跟著人潮插隊 (後來才發現),結果至少省了一兩個小時吧!
總之非常幸運的,10幾分鐘就排到了,排隊的終點是售票處,走路5歐,電梯7歐,走路551階左右,而搭電梯只要走320台階 (應該是這個意思)
很多人一定會直接省時省力選擇搭電梯,但我們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用走的,五百階哪有什麼難的啦,我們在 布拉格天文鐘、比薩斜塔 、巴黎艾菲爾鐵塔 全都用走的攻頂,一點都不覺得有難度,而且用走的往往可以對建築的結構最了解,所以就決定用走的囉!!!
才走沒幾階就到上方的平台,電梯最多也到這,所以買電梯票的還是得爬大部分的樓梯,感覺哪有什麼差?!
接著就要往後方樓梯上的門走去
一開始繞著教堂最大圈的圓頂,路都還是平平的斜坡,走來毫不費力
很快就到穹頂入口了(蝦毀?! 還沒進去= =),這裡有個觀景平台,可以看到教堂1F,但真的太高太危險啦~有用鐵網圍成一圈,視野沒有很好
平台的牆上都是用馬賽克小磁磚拼貼成的圖案,是晚上來會很可怕的圖案@@
從這邊拍教堂頂端好漂亮,也可以很近的細看瓊鼎內部的壁畫,聖彼得大教堂的穹頂是米開朗基羅大師設計的,等等我們就要去中央的頂端啦!!
圓心處用拉丁文寫著耶穌說:「你是彼得,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,陰間的權柄,不能勝過他,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,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,在天上也要捆綁,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,在天上也要釋放。」這裡的彼得,就是聖彼得大教堂的彼得唷!!
穹頂其實有兩個!!!
為了保持內外部比例完美,攻穹頂還要先通過內部的穹頂,很難想像要怎麼在上面塞下樓梯,真的是很神奇的一件事。
因為都是網子只能用手機從細縫拍,當然還是用年久失修的 iPhone 4S ><
從平台往下看,下面的人都超迷你的,而且剛好有拍到對面觀景台上的人耶,超小,可見這穹頂有多大一個!!
穹頂雖大,但是動線很清楚,上去下來都只有一條路不會錯,前面有人帶路,後面有人狂跟,不怕迷路只怕沒空拍下照片記錄。
離開了平台就是真正的樓梯之旅了,從爬樓梯開始之後都只能走一個人,一開始就還是繞著穹頂下方走外圈,快要到上面的時候就會變成右邊這種旋轉樓梯,到這邊雖然只能走一人但還算寬敞..
旋轉樓梯,可以看到中間是「石柱」,人很多 燈光也不暗,內心不會緊張而是滿滿的期待!!
旋轉樓梯上來之後,又開始沿著窮頂外觀的形狀繞,只是這時後繞外圍的路變得更窄,且會發現樓梯已經有點傾斜了!!
越走越上面 傾斜幅度越大,我相機沒拿歪喔,真的很有趣
斜到最後,感覺都要趴著走路了XD
實在太有趣,但一方面也很擔心人太多會不會支撐不住,畢竟這是好幾百年歷史的老建築擔心一下也很合理!
經過一番斜屋頂之旅,總算來點正常的路,一路上還是滿滿遊客的陪伴
最困擾我的,不是喘的時候 後面還有無數個遊客跟著 不能停下來,而是拍照好困難阿,讓後面的遊客等會非常拍寫,就沒有拍很多照片><
然後又是旋轉樓梯,以為跟剛剛是同一個嗎? 錯!! 大家注意一下中央的扶手,本來是石柱,在這個旋轉樓梯居然細到變「繩索」,而且樓梯更窄了!!!!
一路爬上來的路真的越變越窄越來越難走,想要攻頂還有一段路呢!
沿著無止盡的繩索爬到頂端,終於來到穹頂上,走路有很難嘛?! 一人省兩歐 piece of cake! (明明爬樓梯喘得要命XD)
梵諦岡好~壯~觀~阿!
聖伯多祿廣場/聖彼得廣場 Template: LSt.Peter’s square 真的超氣派,從穹頂頂端還看得到我們剛剛下方站的平台 (教堂雕像的右後方有人的地方),不知不覺已經爬這麼高了!!
廣場中央的方尖碑是古埃及異教崇拜太陽神的象徵,當時受到基督徒的反彈。
梵諦岡除了少少建築之外還有大花園、教皇的居所,據說在星期天中午還可以看到教皇在窗口呢!
兩排有284根巴洛克式弧形柱廊圍繞著廣場,象徵耶穌的雙手環抱著梵諦岡,歡迎世界各地前來朝聖.觀光的群眾,是不是也有點”神愛世人”的意念?!
這是藝術家 貝尼尼 Giovanni Lorenzo Bernini 設計的,前方道路是協和大道,離開廣場已經算是出了梵諦岡的範疇算義大利,但協和大道上多是各國駐教廷的大使館,台灣大使館也在這裡歐(照片協和大道左方)
如此有戲劇張力的設計,讓來過的人無不為廣場而著迷,深深震撼著我們。
在羅馬,規定所有的建築不可高於聖彼得大教堂的大穹頂,所以站在這裡就是站上羅馬的巔峰,我好愛這項嚴格的規定,成就今日我站在頂端的遼闊。
是說當有儀式舉行,上萬民信徒齊聚在廣場上、教堂裡,那場面一定壯觀的讓人頭皮發麻!
因為穹頂上方真的很窄小,人也一直擁近,很難找到一個讓人入境的完美點,拍了張全景也拍不到廣場中央嗚嗚
我們在穹頂上小待了一會感受這般震撼。
上去下來不是原路,但長的一模一樣,越下去路越寬大
我們到剛剛在的那個小平台走走晃晃,因為餓壞了,在穹頂下的陰影躲太陽,席地而坐吃早上湯姊 (湯姐的家民宿老闆) 給我們的蘋果解解饞。
穹頂真的太美,忍不住多看一眼
看看上方擠到不行的小人們真可愛,剛剛我們也是這樣擠: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