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斯坦堡 聖索菲亞博物館 Ayasofya Müzesi ( 聖索菲亞大教堂 Santa Sophia ) 是當地最受歡迎的景點,一千五百年以來傳奇的命運一直為人們所驚嘆。查士丁尼大帝建造了 聖索菲亞大教堂,它曾經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東正教、天主教教堂,是,後來 奧斯曼土耳其人 Osmanlı Türkleri 攻佔君士坦丁堡 (今 伊斯坦堡 ),就回教國家都也被 聖索菲亞大教堂 的氣勢折服,保留大部分的建築加以改建,加上伊斯蘭教色彩改為實實在在的清真寺,甚至成為土耳其興建清真寺的最佳典範 (e.g. 藍色清真寺 即參考聖索菲亞建造 )。
真的很奇特吧!! 九百多年來教堂為基督服務、四百多年則為伊斯蘭教所使用,不同的宗教在相同的位置敬拜各自的神,可以說是建築與宗教的文化奇觀!!
聖索菲亞大教堂 Ayasofya Müzesi
英:Hagia Sophia Museum
- 網站:http://ayasofyamuzesi.gov.tr/
- 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yasofyamuze/
- 3D動態全景導覽:http://www.3dmekanlar.com/
- 地址:Sultan Ahmet Mahallesi, Ayasofya Meydanı, 34122 Fatih/İstanbul (google map)
- 交通:電車 T1 線於Sultanahmet站下車
- 票價:40 TL / 參考免費參觀資格
- 開放時間:
4/15-10/25 夏季 09:00-19:00 / 最終售票18:00
10/25-4/15 冬季 09:00-17:00 / 最終售票16:00 - 完工日期:547年
- 參觀日期:2015年10月20日
土耳其共和國 Türkiye Cumhuriyeti 後,這裡就成了失去宗教意義的博物館,更名為「聖索菲亞博物館 Ayasofya Müzesi」 (英:Hagia Sophia Museum)。不過現在的 聖索菲亞博物館 還是可以看到重疊不同宗教的產物,是見證人類歷史最好的根據。
對觀光客來說他的用途很單純,但對於有明確宗教立場的人而言,它的作用仍備受爭議;對於要繼續做為宗教共存的「中立博物館」?! 還是「回復禮拜的價值」人們一直沒有答案;然而 聖索菲亞博物館 的修復也是一大問題,要保留伊斯蘭文化多一點呢?! 還是復原更早的基督教文化?!
很有意思吧,在參觀的背後其實一直存在這一些隱含的問題,也更發人省思。
參觀完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 (藍色清真寺),我們從文中有照到的側面小門出去,就直接看到聖索菲亞大教堂在不遠處與我們對望了。
搭車進入伊斯坦堡舊城區的同時,遠遠的看到好幾個清真寺,當時的OS是這樣的:哇~清真寺耶、回眸發現又一個、哇~再一個,還有還有到底有幾個@@?!
但當我們真正直接從 藍色清真寺 步行到 聖索菲亞 時,感覺更不可思議,少見的清真寺、宣禮塔建築在這裡彷彿唾手可得,才漸漸意識到自己真的身在伊斯蘭教國家呢!!
藍色清真寺 與 聖索菲亞大教堂之間,有 蘇丹艾哈邁德公園 Sultanahmet Park,這裡更是拍攝兩大建築絕佳的位置,中間更有個噴泉,還可以看到不少貓咪哦!!
聖索菲亞博物館 Ayasofya Müzesi 的建築外觀可以說是相當奇特,看起來似乎對稱又不太對稱,外觀四個宣禮塔因為是不同時期建造的,因此顏色、粗細都明顯不同,高度甚至也是後來才調整一致的。
聖索菲亞的五個朝代:
- 東正教教堂 (537–1204年)
- 羅馬天主教教堂 (1204–1261年)
- 東正教教堂 (1261–1453年)
- 帝國清真寺 (1453–1931年)
- 博物館 (1935年至今)
來源:wikipedia
千年來 Ayasofya 融合不同宗教的特色,既是古代晚期建築代表作,又是拜占庭建築首個最燦爛的傑作,建築結構深深影響往後的東正教會、天主教會及穆斯林清真寺。
在教堂可以看見喚拜塔、在清真寺可以看見聖像鑲嵌畫,同時看見耶穌還能找到朝向麥加方向的聖龕。
入口售票處在聖索菲亞偏左側,排隊人潮相當多
當時的票價是30里拉 (2015),不過現在已漲價為40里拉 (2017)
我們是參加土耳其航空贈送的 city tour,免費招待還有導遊介紹,而且直接快速通關,完全不用等 🙂
聖索菲亞博物館 票價資訊
- 一般票價:
2015年 - 30里拉
2017年 - 40里拉
因為聖索菲亞的遊客非常多,來到土耳其又想參觀多個博物館的話,也可以買個「伊斯坦堡博物館卡 Müzekart / Museum Pass」!!
售票亭旁就可以買了。
伊斯坦堡博物館卡 MUSEUM PASS
- 網站:http://www.muzekart.com
- 使用期間:120 hours (5 days) 以使用的第一天起算
- 限制:一個博物館只能進一次
- 購入地點:可使用的博物館都買得到
- 售價:85 TL
伊斯坦堡博物館卡使用/購入地點
💡 更多資訊
- 聖索菲亞大教堂 Ayasofya Müzesi
- 托普卡匹皇宮 Topkapı Sarayı Müzesi ve Harem Dairesi
- 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 İstanbul Arkeoloji Müzeleri
- 土耳其和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Türk ve İslam Eserleri Müzes
- 伊斯坦堡馬賽克博物館 İstanbul Büyük Saray Mozaikleri Müzesi
- 伊斯蘭宗教科學歷史博物館 İslam Bilimleri Teknoloji Tarihi Müzesi
- 科拉教堂 (卡里耶博物館) Kariye Müzesi
- 加拉達梅夫拉那博物館 Galata Mevlevihanesi Müzesi
- 費特希耶清真寺(博物館) Fethiye Müzesi (原為 帕瑪卡里斯托斯教堂Θεοτόκος ἡ Παμμακάριστος)
- 如梅利堡壘 Rumeli Hisarı Müzesi
- 耶爾德茲宮 Yıldız Sarayı
其實不只是伊斯坦堡,土耳其各地也都有各個城市專屬的博物館卡,只要景點隸屬於 土耳其文化觀光部 T.C. Kültür ve Turizm Bakanlığı 都可以使用
另外土耳其還推出另一張終極 「土耳其博物館卡 Turkey Museum Pass」,就是不限伊斯坦堡在各個城市景點都暢通無阻的!!
土耳其博物館卡 Turkey Museum Pass
- 網站:http://www.muzekart.com
- 使用期間:15 days 以使用的第一天起算
- 限制:一個博物館只能進一次
- 購入地點:可使用的博物館都買得到
- 售價:185 TL
- 推出時間:2015年
進入博物館前需要執行安檢掃描隨身物品
在這裡還看到一隻野貓也想加入監督 lol
就說伊斯坦堡是貓城吧,入口處還發現了這隻大橘爽爽的在做日光浴 XD
入口處附近有個 淨禮池 Baman / Hagia Sophia Fountain,,是 Sultan Mahmud I 在1740年建造的。
淨禮池 Baman 金光閃閃被拱頂覆蓋,上方大有看頭,不過我們沒有特別注意><
穆斯林進入清真寺時都須淨禮,可能因為目前聖索菲亞只有博物館的作用,所以就沒有看到有人在這裡淨禮了
當然也因為是博物館,進入時不像清真寺有特別規定穿著哦!!
第一代的教堂在動亂中被完全燒毀,入口處附近的小花園展示的柱子及石塊應該是第二代教堂的殘骸
而現存建築是第三代教堂與清真寺的結合
西側入口處的四面扶壁,是 奧斯曼帝國時期 改建清真寺時確保穩固加建的 (橋狀的部分就是飛扶壁)
在成為博物館前,聖索菲亞就已改建成清真寺,現今博物館也擁有較多的伊斯蘭色彩,所以喚拜塔、阿拉伯文的書法、清真寺內的聖龕等都是主要的觀賞點,但因為是聖索菲亞是教堂為基底的建築,那些抹不掉的、後來修復的基督教色彩也更為人所珍視!
很快的我們就被帶入教堂內部,內廳有九扇門,其中中間三扇開放進出,最高最雄偉的就是「帝國之門 Imperial Gate」,是帝王進出使用的
剛好錄了一隻影片,可以看到內廳的廣闊、和帝國之門的魁武
不過當時還沒買穩定器,影片有點晃請見諒囉~
門口正上方有「帝國大門馬賽克 Imperial Gate Mosaic / 利奧六世馬賽克 VI. Leon Mosaic」,這幅鑲嵌畫歷史可追朔到十世紀,那可是一千多年前呢!! (但最古老的鑲嵌畫還不是這幅呢!!)
畫中東羅馬帝國皇帝 利奧六世 Leo VI 向耶穌跪拜,象徵君王在神面前的卑謙,而耶穌也將世界的光與榮耀賜給君王
左邊圓圈黑色的是聖母瑪利亞、右邊是大天使加百列 Gabriel
也許是它的外觀太過樸實,進入正堂發現是更精采的開始
如果嫌附近的 藍色清真寺 內部不夠有看頭,那就讓聖索菲亞大教堂金色的璀璨光芒滿足你吧!!
一進來正廳就看到大大的鷹架擋住大半邊,確實有點掃興,不過聽說2010以前是連整個大穹頂都被擋到一半,我們2015參觀時這樣已經算是幸運啦!!
在驚世之作看到維修用的鷹架真的不用覺得可惜,維修工程可能長達數十年、甚至百年,畢竟千年古物要維護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了。
才一進正殿,根本管不了導遊說什麼,內心好激動阿!!
當視線從對角下方開始移動時,會發現數個半圓穹頂之上還有大半圓、大半圓延伸支撐著最上方的大圓頂,半圓提供更多的空間感,又全部以大圓為中心,層層環環相扣相當精彩!!
大圓頂直徑31公尺,高55公尺,由傘骨般的40根肋柱以及下方的小半圓支撐,圓頂的最下方圍了整圈窗戶,減少重量增加採光,彷彿圓頂漂浮在空中,在經過多次維修後,圓頂不是正圓而略呈橢圓狀,即便如此也絲毫不減其壯觀,一般人很難一下就看得出來。
聖索菲亞的穹頂是三角穹窿,採用先進的帆拱建築工法 Pendentive,圓頂下方是由柱子組成的平面帆拱,巧妙的將支撐典藏在壁面中,此種技法有助穩定圓頂及牆壁的拱形結構,後來也成為拜占庭建築的重要表徵。(wikipedia)
大圓頂下有帆拱、半圓下也有帆拱,處處都是細節!!
參見 藍色清真寺 與阿布達比的 大清真寺,可以明顯看到粗壯的大柱,在空間根視覺上都會有所限制,但聖索菲亞利用帆拱支撐,彷彿柱子被藏了起來,空間更連通廣闊,無疑在當時給建築界投下震撼彈!!
圓頂中間有阿拉伯字的書法,書法底下藏著的可能是基督教穹頂畫,該保留哪一宗教產物至今飽受爭議。
四個角落就是帆拱的位置,這四個帆拱角通常會用採用類似的壁畫,聖索菲亞的大帆拱繪著 Dome Angel Figures (六翼熾天使 Seraphim),改建清真寺時曾將天使臉孔用星形金屬蓋蓋住,2009年復原計畫才拿掉金屬蓋,據說目前其中臉最清楚的是 大天使 Archangel 米迦勒 Michael。
這座拜占庭風格式建築運用了107根柱子,其中最高的柱子近20公尺
但是因為帆拱結構,身在內部卻感受不到有柱子成為障礙,反而覺得空間格外寬敞
在方形建築上加上較小圓形拱頂,一直是所有古代偉大建築最重要的課題,聖索菲亞的結構除了上述的帆拱圓頂為中心以外,其餘結構也相當複雜
東西兩側與正廳相連,南北卻以列柱、拱券 (弧形拱門) 相隔,空間因此加深加長了不少
站在這裡的我們只是享受前人努力後的豐碩果實,殊不知圓頂及半圓頂歷經了數次地震崩裂倒塌,看到的都是改良再改良的曠世之作阿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