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驗建築的魅力原本是要花時間與之相處,但這套理論無法用在 聖家堂 Sagrada Familia 身上,因為你只需要一眼就會愛上它!!
聖家堂是「上帝的建築師」安東尼‧高第 Antoni Gaudí 在巴塞隆納最知名的作品,囊括了前後期建築風格與不同的工法,所有細節都相當精妙,來過的人無不被它的瑰麗與迷幻深深憾動,真的好美、好震撼!!
聖家堂 / 聖家宗座聖殿暨贖罪殿
Basílica i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ília
- 網站:聖家堂網站
- FB:聖家堂臉書粉絲團
- 地址:Carrer de Mallorca, 401, 08013 Barcelona (google map)
- 開放時間:週一至週四9:00-15:00 / 週五至週日9:00-18:00
- 門票優惠:快速通關門票
- 拍攝日期:2015/10/21、2015/11/10
聖家堂簡介
- 開工時間:1882年3月19日
- 預計完工:2026年
- 建築師:安東尼·高第 Antoni Gaudí
聖家堂是個贖罪教堂,最初設計標準哥德復興式建築,由於工程浩大前一位設計師 Villar 辭職,由高第接手,大改成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風格!建造資金仰賴個人捐獻以及入場門票,未竣工就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,有人稱它為「世界上最偉大的爛尾樓」,某方面來說,聖家堂的迷人之處也在於它尚未完工;預計2026年才完成主體,2032年可完成全部裝飾。
建造時序
- 地下聖堂1889 - 1892年
- 誕生立面1892 - 1930年
- 受難立面1954 - 1977年
- 中殿2000年完成
高第建築信念
簡單來說只有兩個標準:
- 神擺第一
- 神創造的大自然
高第曾說「直線屬於人類,曲線屬於上帝」,他的「教科書」就是大自然,作品中滿是自然界的縮影,沒有直角、也難找到直線,由螺旋,錐形,雙曲線,拋物線...變化組合;在毫無數位科技也沒現在發達的時代,將各種曲面均衡分布重力並創造動感是他畢生致力研究的課題,聖家堂是他作品中工程最浩大的,完整將理念全面多元展現。
有人說玩巴塞隆納就是跟著高第走不是沒有道理,除了聖家堂,他真的留下好多珍貴的寶藏!(早鳥門票)
聖家堂 交通
- 地鐵: L2、L5線 Sagrada Família Station 下車即達
- 巴士:19、33、34、43、44、50、51、B20、B24
這次我們待在巴塞隆納一個多禮拜,原本聖家堂被安排在較後面的行程,但抵達第二天晚上實在按奈不住,搭地鐵專程只來看它一眼再回飯店睡覺;地鐵站出來在聖家堂東北側,下車即達。
聖家堂的第一眼,實在很像被胡亂抹了一些流動中的泥巴,別說對稱,雜亂的豪不客氣,奇特到絕對過目不忘啊!
聖家堂 外觀
雖然大概知道聖家堂長得什麼樣子,但親眼見到本尊還是直接驚呆,它的外觀實在~超~級~怪!!! (門票優惠)
誕生立面下方有完工模型,先讓大家一眼目睹建築完工後的模樣,模型在2017年華山高第展時直接外借到台灣哦!
鐘塔
18 座高塔 (鐘塔):
- 中心塔 - 172.5m 中間最高的鐘樓,代表耶穌基督
- 瑪利亞塔 - 125m 中後方第二高塔,代表聖母瑪利亞
- 福音塔 - 125m 周圍繞中心的4座尖塔,代表 馬太、馬可、路加、約翰
- 聖徒塔 - 100cm 或 110m 代表耶穌12個門徒,3個立面各4座共12座
(誕生立面x4、受難立面x4、榮耀立面x4)
每座高塔皆有宗教意義,且完工後都會是鐘樓,勢必讓上帝的聲音響徹整個巴塞隆納。不過除了聖徒塔,目前沒有一座是真正完工的 Lol
立面
3個宏偉立面:
- 東邊 誕生立面 Façana del Naixement - 基督成長的故事
- 西邊 受難立面 Façana de la Passió - 基督受難的故事
- 南邊 榮耀立面 Façana de la Glòria - 基督的升天的故事,聖家堂的正門,最大且最具紀念意義 (未完工)
坐向
原本高第希望教堂坐向是"正"東西南北,這樣內部光線才能最直接估算,且預計要在教堂四周都預留公園廣場讓人欣賞,但市府一直沒通過審核,因此聖家堂百年多以來直在沒有建築許可下建造 (直到2019/6才獲得合法施工許可)。
目前不是所有細節都按照高第的方案走,沒有每一側都有廣場,最終也只能妥協與擴建區馬路走向一致。
聖家堂門票
門票就是對聖家堂建設的重大貢獻,付錢當下忽然有了建造中的參與感 (笑")
優惠票價
不同入口
可能會更動,請以公告為準!
- 網路訂票 - 誕生立面
- 現場購票 - 受難立面
時段選擇
平均15分鐘就有一個時段可選,場次非常多,聖家堂的早上和下午光線不一樣,但是一樣都很漂亮!
上午是誕生立面正光;下午是受難立面正光,如果有登頂可以選一下是想從建築拍出去要正光、還是拍建築正光?!(但有限制6歲以下兒童禁止登塔)
搶手程度
我們參觀前兩天才事先上網預約,門票沒想像中搶手,提前兩天完全能選擇任何場次,當日現場也有辦法直接進入,但上網買票的好處就是不用排隊苦等長長人龍,強烈建議先買好票!
(高第的作品只有 聖家堂 與 奎爾公園 需要事先上網購票,其他排隊時間都不長)
沒有買專人導覽門票也請一定要聽語音導覽,不然真的白來了,結束參觀後投入附近的桶子就可以囉!!
誕生立面介紹
東側「誕生立面 Façana del Naixement」建於1892-1930年,是最早完成也是高第參與最多的立面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,誕生立面設計最繁複、蓋了將近40年之久。有人說它像白蟻巢、邪惡巫婆騙人的薑餅屋、張牙舞爪的怪物,自己則覺得遠看很像一坨爛泥 lol
近看才發現原來這些"泥巴"其實是由相當繁複雕刻組成,與一般直挺挺的線條迴異才會這麼讓人出戲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上帝用泥土造人,而高第希望用聖殿來回應神,所以才會用這麼天然的原色來建造教堂。
只能說聖家堂是個將瘋狂現實化的教堂,你可以說他是天才,也可以說他是瘋子!(門票優惠)
如果你對基督教很了解,或是對於平安夜(聖誕夜)耶穌誕生的故事瞭若指掌,那「誕生立面」許多人物都能看出端倪,因為高第是直接刻了一本《聖經》在上面!
主要闡述童貞瑪利亞懷胎、耶穌成長的故事,由上往下可以看到不少相關的聖經故事及意象,除了耶穌與父母,還有很多小天使、牧羊人等。
在誕生立面中央的最高處可以看到「生命之樹 Etz haChayim」
生命之樹源於《聖經》創世紀中,被上帝置於伊甸園中央,高第同樣將生命之樹擺在中央,鴿子代表著聖靈、傳信者和愛,樹又代表著生生不息。
瑪利亞的加冕
這個教堂是由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出資建造的,最初的信念是希望建造專門紀念「神聖家族」的教堂,意思就是專門敬拜耶穌及在地上的父親約瑟、母親瑪利亞的教堂。
故事開端是瑪利亞的加冕 The Coronation of Mary,一旁是約瑟,在聖家堂內看到的雕刻、裝飾,也會比較專注於這三個人身上。
天使加倍列的宣告
目光慢慢朝下,天使加倍列 Archangel Gabriel 高舉著手向瑪利亞宣告耶穌的降生,還可以看到伯利恆的大星星豎立在正中央、不少音樂天使圍繞四周,有吹著笛子跟彈奏豎琴的
耶穌並非約瑟和瑪利亞所生,但他們謙卑接受上帝的安排,瑪利亞受聖靈感孕生下耶穌,這也是人們稱瑪利亞為聖母的原因
接著再往下一點,就會看到剛出生的嬰孩耶穌、約瑟及瑪利亞囉!!
耶穌降生在伯利恆的馬槽裡,可以在嬰孩的周圍看到一頭牛跟一匹馬,兩個動物之間隱約可以看到耶穌的名字 JESUS
門與門連接的廊柱上則刻有父親 約瑟 Joseph 跟母親 瑪利亞 Maria 的名字,剛好對稱中間的 耶穌 Jesus
東方三博士
嬰孩耶穌的周圍圍繞著許多天使,繼續往下會看到左方是描述精通天文學和占星術的三位博士
三博士 (三賢士) 在耶穌降生故事中是必然出現的人物,通常聖誕節教會表演都一定也會出現,東方三博士當時往伯利恆方向看去,發現天空中有一顆大星星,跟著它就來到了耶穌的出生地方,他們帶著「黃金、乳香、沒藥」作為禮物(門票優惠)
牧羊人
與三博士相對的則是牧羊人,在故事中,天使透過牧羊人把好消息傳給更多的人
左二可以看到狗狗,中間高站的那位還背著一隻小羔羊哦!!
信、望、愛之門
誕生立面共有三道門,象徵基督教教義「信、望、愛」,分別代表著 信仰 Faith、希望 Hope 和 愛 Charity,每個門面上都有不同主題的雕刻。
中間是愛之門,從未出生到降生,也是上述整個誕生立面最精采的地方
左邊為希望之門,木匠父親約瑟帶著年幼的耶穌前往耶路撒冷,用腳邊的工具來表現,另外還有希律王屠殺嬰孩的故事